贵阳市商务局
关于公开征求《贵阳市关于促进精酿啤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建议的公告
【中国国际啤酒网】为充分发挥我市良好生态旅游环境和消费市场优势,抢抓啤酒行业转型升级机遇,推动精酿啤酒产业发展,持续擦亮“爽爽贵阳”城市品牌,贵阳市商务局制定了《贵阳市关于促进精酿啤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按程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的意见建议请于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反馈至贵阳市商务局:
公示时间:2025年9月19日至2025年10月19日
联系人:邱月 联系电话:18275373646
电子邮箱:qiuyue8136@163.com
邮寄地址: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南路金融城7号楼,贵阳市商务局22楼2217室。
附件:贵阳市关于促进精酿啤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贵阳市关于促进精酿啤酒产业发展
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充分发挥我市良好生态旅游环境和消费市场优势,抢抓啤酒行业转型升级机遇,推动精酿啤酒产业发展,持续擦亮“爽爽贵阳”城市品牌,制定本文件。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论述精神,抓牢啤酒产业升级、市场扩张发展机遇,将精酿啤酒作为核心抓手,夯实一产基础、做强二产支撑、激活三产动能,构建“三产融合”发展新生态,打造“特色酿造+文化体验+数字营销”的产业链,进一步丰富产品服务供给,创新消费场景业态,打响“贵阳精酿”公共品牌,加快推动精酿啤酒消费扩容升级。
到2027年,实现市场规模突破10亿元,特色生产企业15家以上,精酿啤酒进口企业达10家,培育特色精酿体验馆10个以上、区域标杆品牌5个以上,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贵阳精酿”公共品牌IP。
到2030年,形成覆盖原料种植、酿造加工、物流运输、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培育规上精酿生产企业3家以上,形成产能超过3万吨的产业集聚区,建成全国精酿啤酒产业创新高地和消费目的地。
二、重点任务
(一)探索原材料种植。依托良好农业生态资源,探索在条件合适区县种植特色酒花。推动与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等合作,培育适应黔中气候的酿酒专用品种。(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投集团)
(二)畅通原料供应渠道。聚焦麦芽、啤酒花、酵母、天然香料等精酿生产原材料,用好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在通关便利化、原产地认证、冷链运输等方面,予以进口企业支持。利用贵阳综保区政策优势,建设进口原料预处理中心,开展啤酒花颗粒分装、酵母菌种本土化培育等增值服务,降低企业进口加工成本。积极与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国内原料主产区域供应链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贵阳建设原材料仓储分拨基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投集团)
(三)推动产业上下游集聚。在用地、用房、用水、用能等方面予以个性化支持,在条件成熟区域打造“贵阳精酿产业示范园”,配置集中发酵、灌装、质检等共享设施,降低中小企业设备投入成本。引导头部企业落户,带动原料供应、设备和容器供应、精酿生产、运输分销等上下游企业入驻,构建集原料、生产、装备、包装、冷链物流等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布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投资促进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白云区、花溪区)
(四)加快生产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对打造数字产线、无人车间、智能工厂等的企业,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资30%、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用好直接补助、融资贴息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定比例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支持。(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五)持续创新地方风味产品。支持企业组建行业协会或联盟,联合科研院所,推动制定团体等标准,用标准化支撑品质优化升级。推动与茅台集团建设的贵州省生物制造实验室、贵州大学建设的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加工与贮藏全省重点实验室等合作,促进酵母菌种改造和性能优化、风味调控技术、酿造关键技术等基础领域研究和原始创新。坚持时尚化、个性化、精品化,鼓励“前店后厂”模式,开发果茶风味系列、中药养生系列、花卉草本系列、地域特色食材系列等产品,不断丰富市场供给。(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六)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支持酒企发挥本土化优势,建立以贵阳为中心覆盖全省的销售网络,开发袋装、听装大众消费产品,发展“社区酒馆+便利店特供”模式,拓展县级下沉市场。支持企业在国内重点城市打造“贵阳风味精酿酒馆”,通过自酿、自调、封坛、定制、品鉴等进行消费培育,对落户酒馆给予租金或物流补贴。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鼓励企业在消博会、广交会、投洽会等国际性活动上开展体验营销活动,支持企业参加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及饮料加工展览会等海外展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开拓海外市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七)培育精酿消费场景。设计“爽爽贵阳•精酿之旅”线路,支持企业建设个性化精酿文化馆、体验馆,打造“贵阳精酿风味地图”推介引流。在青云路、文昌阁等打造酒商融合特色街区,串联南明河沿岸酒吧街、夜间消费街区形成消费带,发展“露营+精酿”“音乐节+精酿”“夜游打卡+精酿”等新场景,嵌入精酿品鉴、酿造体验等业态,丰富“畅饮精酿啤酒畅游爽爽贵阳”系列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
(八)打造贵阳精酿品牌。鼓励精酿企业(酒馆)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位、有市场的精品酒馆,塑造贵阳精酿品牌调性。积极争取贵阳作为亚洲精酿啤酒会议暨展览会(CBCE)西部分会场,探索举办“中国(贵阳)国际精酿啤酒文化节”“贵阳精酿生活节”。设计“贵阳精酿”公共Logo,注册“贵阳精酿”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加快打造“高端牵引、中端支撑、平价补位”产品矩阵。(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九)强化精酿人才支撑。实施“酿酒大师”引进计划,鼓励“人才飞地”模式,对符合条件的酿酒师、调酒师、品酒师等专业人才给予政策支持。支持精酿行业协会与贵州大学、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贵阳产控集团等合作,通过联合开设培训课程、举办精酿酿酒技能大赛等方式,培养挖掘专业人才。(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年营收达5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支持,引导企业上限入统。对年产量小于5万吨的酒厂减免增值税,设立专项技改补贴。实施“主理人孵化计划”,鼓励大学生、返乡人员创业,依托精酿协会,提供酿造技术、品牌运营培训,做好创业补贴、融资借贷支持,对创意酒馆创业的提供三年免息贷款支持。(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三、保障措施
各区(市、县、开发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酿产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做好产业发展所需要素保障。市委宣传部要在宣传引流上精准发力,结合“爽爽贵阳”城市IP,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讲好“贵阳精酿”故事。市委金融办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融资借贷产品供给,做好企业融资和风险防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要大力支持精酿产业园区建设,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主体,支持企业绿色化、智慧化改造升级;市文化和旅游局要深入挖掘贵阳精酿文化内涵,不断创新精酿消费新场景,做好系列推介活动的谋划工作。市商务局要做好重点企业跟踪包保服务,持续畅通精酿原料、产品流通渠道,建好精酿消费平台和载体,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要加强“产学研”资源对接,做好精酿人才培养、创业扶持等工作。市市场监管局要做好市场规范整顿加大对假冒伪劣和商标侵权产品的查处和惩处力度,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努力打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其它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深入开展“五帮”专项行动,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发展堵点难点问题,共同推动贵阳精酿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