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稿】
台湾酿酒商协会
【中国国际啤酒网】为进行「台湾酿酒商协会申请对自中国大陆产制进口啤酒课征反倾销税及临时课征反倾销税案」产业损害初步调查,台湾经济部国贸署于4月8日举行听证。台湾酿酒商协会作为申请人与支持方出席陈述意见。反对方则有百威啤酒、雪山啤酒、KIRIN Bar等中国大陆进口啤酒之代表出席。
协会强调,中国大陆啤酒以低价倾销来台,倾销差率高达59.93%,相当于每罐330ml啤酒低于正常市场价格近5元(新台币,下同),使本土酿造啤酒面临不公平竞争,也确实造成产业损害。
台湾酿酒商协会理事长、同时也是台湾烟酒副总曾焕昌强调,反对方虽反复强调市场口味的变化是消费者选择关键,然而综观台湾啤酒产业所受之冲击,皆与2016年前后涉案品牌至中国大陆设厂之时间点相契合,同时无论台湾岛内本土业者或其他非中国大陆进口业者,皆有新兴口味的变化及产品推陈出新,却只有中国大陆产制啤酒市占幅度大幅增长,显见反对方说词仅是抗拒台湾产业损害认定之托词。
中国大陆制啤酒并无独特口味 低价策略才是产业损害关键
反对方主张,啤酒属于民生消费品,不应采用过去反倾销调查计算倾销差率公式。然协会质疑,现存市场调查是否涵盖全通路、全品项并覆盖充足之时间区段,又相关调查是否涵盖促销折扣之结果,以及相关市场调查背后之依据与佐证资料来源,反对方于听证会过程中皆无有效说明。据此理由要求屏弃依据政府进出口统计数据计算所得之削价幅度达40%事实,显有疑虑。
又反对方积极主张,影响市场趋势的因素是啤酒口味而非价格,并提出由于消费者偏好清爽型的口味,故中国大陆啤酒近年才在市场中有所成长。对此,台湾酿酒商协会认为,口味固然是选购啤酒的重要考量,以反对方所出具市场调查为例,台湾本土啤酒以及其他非中国大陆进口啤酒同样具备类似消费偏好之选项,故中国大陆啤酒与台湾啤酒并非口味上具有决定性差异,价格及其促销手段仍为消费者之主要判断依据。
针对促销手段,本会也进一步说明,由于进口价格甚低,且反对方也未有争执,中国大陆产制啤酒的代理商、经销商有更多的预算空间可以进行行销、促销策略,并藉此提升在市场中的占有率,结果来看也是非常成功。然而相关多元行销、促销策略的空间,终究是来自于削价超过40%的不当进口优势。
此外,市场上啤酒依价格带可大致分类为平价 (Economy) 、主流 (mainstream) 、高端(premiumn) ,反对方刻意混淆进口及台湾产啤酒之价格定位,将中国大陆相对高价单品与台湾相对低价单品进行对比,刻意忽略平均进口价格仅台湾出厂价格40%之事实,明显混淆视听。
中国大陆制啤酒在台市占连年高升 台湾产啤酒营利逐年下跌
据协会公开反倾销申请书指出,2021年至2023年间,台湾啤酒产业内销营业利益衰退达19.44%,中国大陆啤酒在台市占率从2016年仅约9%,暴涨至2024年已超过32%,严重侵蚀台湾市场。
市场的萎缩,也使台湾产啤酒产能利用率自2021年逐年下滑,2023年较2021年减少4.75%,2024年至9月更较2023年同期再下滑14.99%。此外台湾产啤酒内销营业利益也逐年下跌,2023年较2021年减少19.44%,投资报酬率亦逐年降低,现金流量由正转负,连带影响台湾啤酒产业资金调度。
中国大陆啤酒厂商行为已逾越公平竞争 盼维护市场环境与消费者权益
中国大陆倾销的情况,已成为区域内国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也已纷纷启动贸易调查措施。为改善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台湾酿酒商协会依据政府反倾销相关法规提出申请调查,透过合法管道寻求救济。台湾本土啤酒产业及其他非涉案国货物,绝对有充足的技术和丰沛的量能提供消费者多元的选择与消费体验,但前提是市场必须维持公平竞争,而非放任中国大陆产制啤酒以低价倾销破坏台湾啤酒产业的经济与就业,长期也必将侵害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