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诚信兴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内容

国产精酿突围战:金星、辛巴赫、优布劳等怎么赢的?

时间:2025-8-3 17:12:01

【中国国际啤酒网】2025年的酒行业,最热的品类大概要数国产精酿啤酒:

金星中式精酿截止6月初销售了1亿瓶,产值10亿元;胖东来精酿啤酒2025年预计销售超5亿元;斑马精酿2025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辛巴赫精酿早已完成2025年销售目标。雪花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等啤酒巨头们也纷纷加码精酿啤酒赛道。

天眼查数据显示,精酿啤酒相关企业已超2.4万家。根据预测,2025年中国精酿啤酒市场渗透率将升至6.3%,对应的市场规模将达1300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1600亿元。2025年,精酿啤酒正处于从小众市场向大众消费转型的关键期。优布劳的迭代升级、辛巴赫的高端突围、金星的中式创新、胖东来的跨界布局以及传统龙头们的规模效益,让这条赛道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竞争。今天,笔者尝试以第三方视角来拆解这些“崭露头角”精酿品牌的破局路径,探寻这场精酿革命的底层逻辑,整理成此文,仅供参考。

精酿拓荒者的迭代:优布劳的“鲜活”场景破圈

如果从时间维度来探究中国精酿市场的觉醒之路,优布劳算是最早一批入局者。

彼时,精酿在国内尚属于“小众爱好”,仅在所属的消费圈层内传播,销量有限。为了改变这一消费现状,“让中国人都喝上好啤酒”,优布劳以“城市街角的精酿会客厅”的定位开启了自己的“拓荒”之路。

商业模式上,以“即饮消费”的场景做切入,通过多次迭代,完成从“鲜打闪送”到“新零售生态”的业态升级,实现消费群体的拓展。

2017年,优布劳独创“鲜扎闪送”商业模式,首推新型袋装精酿啤酒,通过一袋袋精酿啤酒的“即时触达”,将精酿啤酒的消费场景从酒吧专属拓展至居家小酌,迅速打开了中国精酿的大众消费市场。

随后,优布劳启动精酿酒馆的全国化布局,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区别于酒吧的产品品鉴、情绪共享、聚会娱乐的多维社交场所,提升大众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对精酿的“归属感”和“品牌认同感”。

2024年,其更是凭借“鲜打闪送+精酿超市+休闲微醺酒馆”的多元业务形态,将场景拓展至餐饮、露营、独酌、聚会、外卖等多种消费终端,降低消费者尝试门槛的同时,搭建起私域流量生态,形成了“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私域复购”的消费循环。

截至2024年底,优布劳已经在全国开设超过2000家门店,覆盖全国800多个城市,进一步证明其精准洞察消费需求、不断迭代商业模式的成功。

产品布局上,以稳定的高品质、高效的研发能力为基础,不断拓宽产品矩阵,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通过鲜选麦芽、鲜选酒花、鲜活酵母、鲜打手法、鲜送到家的“5F优鲜”理念,优布劳构筑起“原料-酿造-配送”全链路的品质保障壁垒,让“鲜啤”这一核心产品优势为其赢得了消费者青睐的同时,亦获得了国际奖项的多次认可。

但其并未止步于单一优势口味的品质维护,而是针对不同场景及受众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如适合女性自饮的果味系列、契合Z世代文化认同的地域特色系列,快速响应市场消费趋势的同时,借势多元变化的口味触达更多潜在消费群体,进一步拓展增量市场。

优布劳的破局路径表明,精酿赛道的竞争已不止局限于高品质的产品创新,还需通过场景深化激活消费体验,并依托强大的资源协同网络,来提高对消费需求变化的洞察与响应效率。

在笔者看来,优布劳不仅打破了精酿只能“小而美”的传统认知,更通过“鲜度供应链+场景化服务”的双重竞争力,将“产品交付”升级为“体验交付”,为精酿赛道提供了一条产品与消费场景深度绑定的参考路径。

精酿新锐的高端突围:辛巴赫的品质壁垒与“反内卷”实践

优布劳依托“千城万店”战略让精酿走进中国大众视野,辛巴赫则秉持“让世界尊重中国啤酒”的企业使命,对标“茅台”的消费场景、致力于成为“商务酒局第二瓶酒”,用实际行动走出中国啤酒的高端化之路。

这家创立于2016年的新锐品牌,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精细化的渠道运营能力,书写出独属于自己的高端价值公式:

其一,对原料和工艺的极致追求构筑起坚实的“品质护城河”,以“全球化供应链+本土化酿造”的创新模式打造出难以替代的产品体验。

在中俄边境的东北亚地区精酿城堡,辛巴赫用全球供应链构筑起对标国际高端啤酒的护城河:澳洲的大麦、美国的酒花、比利时的酵母、中俄边境的天然山泉水共同构成其“全球优选”的原料矩阵,搭配葡萄牙的软木塞、西班牙的铁丝扣,叠加法国干邑橡木桶过桶工艺,一场跨越国界的发酵革命酝酿出OAK橡木桶啤酒等高端产品。

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进一步强化了其符合商务人群饮用身份的“高端啤酒”的认知定位,使其成为品质生活的“社交货币”和“价值符号”,为其承接高端白酒消费群体的分化需求奠定基础。

其二,瞄准高端白酒消费场景,通过“经销商-核心网点-终端消费者”路径搭建高端酒业联盟网络,实现精酿向高端白酒渠道的圈层突围。

从辛巴赫上市之时起,其便选择了一条与其它啤酒品牌完全不同的路径,其高端化并非重度啤酒消费群体的升级消费,而是以高端白酒的消费群体为目标,锚定商务宴请、高端礼赠等白酒核心场景,“坚定去做少部分人的生意”。

为此,除了做好品质与服务坚守,辛巴赫还通过搭建辛巴赫高端联盟体“辛鹏荟”等系列举措来提升其对市场的控制力,以实现高端市场的持续深耕。

不局限于短期渠道的规模增速,更在意品牌的长期价值,通过“舍广取精”的渠道合作模式,辛巴赫加深与优质合作伙伴的绑定,构建起稳定的价格护城河与健康的渠道生态,进一步实现“经销商-核心网点-终端消费者”路径下向高端白酒消费群体的圈层突围。

辛巴赫电商数据显示,80%的辛巴赫消费者同时是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用户,且78%从未消费过其他品牌啤酒,验证了其“错位竞争”的有效性。

而2025年辛巴赫仅用半年便完成全年招商目标、销量突破110万箱的消息,更是给行业带来了不小轰动,也带来了新的可能:高端化不是优质原料的简单叠加,亦非简单的价格攀升,以硬核的产品品质为基础,再借势产品价值重塑、渠道精细化运作切入其目标消费群体,将“喝酒”升维为“社交身份认同”,或能开辟出价值跃迁的新路径。

老牌啤酒的品类创新:金星的“中式精酿革命”

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金星啤酒,是河南市场老牌的啤酒品牌。近两年,凭借中式精酿系列打开了市场空间,并成功实现了品牌化转型。

探究其走红的关键,主要可归为以下几点:

第一,将信阳毛尖、冰糖葫芦等本土元素融入产品,用“中国风味”成功撬动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消费市场。

国潮兴起,文化认同与体验消费对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影响占比日益凸显。金星啤酒敏锐洞察到这一趋势,取材信阳毛尖、茉莉、冰糖葫芦等中国本土元素融入啤酒酿造。

独特的“中国设计+中国味道”,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转化为对品牌的认同感,大幅降低了消费者尤其是“精酿小白”的认知成本和尝试门槛。

而金星独创的“1258”核心工艺 ——1月低温慢酿、无菌无氧发酵、5段糖化工艺、8天深冷循环,搭配其40年培育的专属酵母菌种库,解决了跨界原料风味融合的技术难题。

第二,通过“线上引爆+线下渗透”的双轮驱动,借势社媒分享、达人带货,精准切入“悦己”消费场景,持续提升品牌渗透率。

据悉,在中式精酿系列之前,金星已在线上积累了大几十万的粉丝,为后续线上渠道和营销发力奠基。

在此基础上,2024年8月,金星中式精酿啤酒在抖音品牌官方直播间首发即爆,创下开播首日6吨库存秒光的纪录。

随后,金星持续坚守线上阵地,加码抖音自播、罗永浩直播间等宣传投入,并辐射至淘宝、天猫等平台,实现线上渠道全域拓展;同时,以抖音、小红书达人带动金星中式精酿相关UGC内容产出,将单纯的流量争夺转变为情绪共鸣的精准触达,完成品牌传播与扩散。

此外,“线上爆火”的强劲势头亦助推其加速完成全国化招商布局。目前,金星中式精酿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其中河南及环河南的省份是主销地区。

从“产品生产者”到“文化酿造者”,金星啤酒破局的核心在于文化赋能。以本土化风味创新的差异化定位对冲同质化竞争,通过绑定文化符号、稳抓流量话题、拥抱多元渠道等方式打通与目标群体的链接,金星啤酒借势中式精酿系列打开了年轻化的全国市场,也为传统区域品牌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参考方向。

跨界玩家的价格重构:零售巨头的“性价比战争”

当传统啤酒品牌借势传统文化进行年轻化突围时,胖东来、盒马等零售巨头也洞见了精酿赛道的商机,并依托自有渠道和品牌影响力,以精酿界“瑞幸”的高性价比定价方式迅速切入这一细分市场。

首先,其以多年零售终端优势打造垂直供应链,通过自有品牌、自采自营模式,降低成本的同时,用自身品牌背书提升消费信任度。

以胖东来的“DL精酿小麦啤酒”为例,胖东来选择直接和浙江千岛湖啤酒厂合作生产,通过“酒厂-门店直售”的模式,省去经销商、分销商等中间环节,零渠道溢价,让其拥有充足的让利空间;加之胖东来多年积淀的自身品牌影响力和粉丝基础,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和下单率。

其一经推出便迎来了爆炸式的采购狂潮,几度卖到脱销,据网友估算,DL精酿小麦啤酒上架两天卖出1.4万件,预计年销售额能突破5亿元。

其次,瞄准“精酿品质+实惠价格”的终端需求,通过“薄利多销”策略打穿市场,满足消费者“尝鲜”需求的同时,降低消费者准入门槛。

盒马与特思拉啤酒合作的1升装盒马德式小麦白精酿,日常售价 13.9元,同时推出“九块九鲜啤”系列,覆盖社区便利店、前置仓等场景;而胖东来的“DL精酿小麦啤酒”采用12°P原麦汁浓度,口感醇厚,330毫升装售价2.5元、500毫升罐装3.9元。

其保障品质的前提下,定价比传统精酿更亲民,精准锚定商超日常核心客群“品质、价格双敏感”的消费需求,以极致性价比抢占大众市场,让精酿消费进一步“日常化”。

胖东来、盒马等零售商超的入局,在推动精酿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消费”的同时,也为精酿破圈提供了更多元的思考角度:精酿的消费边界可以被进一步拓展,如何通过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适应市场对“物美价廉”的追求,或为精酿切入大众市场提供新的可能。

纵观当前市场,优布劳用场景破圈拓展生存空间,辛巴赫以差异化定位切割高端市场,金星啤酒借品类创新实现年轻化转型,盒马等跨界玩家则凭垂直供应链改写价格规则。

这些看似不同的模式背后,是对酒类消费本质的深刻理解:酒不只是饮用产品,更是文化符号与生活方式的载体。

精酿的下一站是哪里,哪种赛道能走得更长远,或许暂不知分晓。但众多经验均表明,在坚守品质的同时,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并据此做好口味、渠道、场景、价格等差异化创新,或有望在浪潮起伏中立于潮头。在1600亿元市场的黄金窗口期,更多精酿啤酒的故事,也许才刚刚开始。


作者:微酒传媒范敏 来源:搜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国际啤酒网(www.beerw.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28 中国国际啤酒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7018202号

    投稿邮箱:beerxh@sina.com 投诉邮箱:beerxh@126.com 业务邮箱:beerxh@163.com

    QQ:296090069在线交流  QQ:1102858064在线交流

    鲁ICP备07018202号
  • 执行时间:524.414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