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啤酒网】一个瓶盖下小小的塑料垫片,竟曾是横亘在啤酒行业前的难题。
7月6日,记者在位于青岛蓝谷的青岛啤酒产品中试线了解到,运行近3年来,自主研发的几款啤酒瓶盖垫片,质量已经完全达到进口水平,年销售收入1350万元。接下来,青啤会全部替代进口垫片的粒料,仅这一项,青啤可以节省采购成本3000万元。
这是一个院企联合“揭榜攻关”,攻克技术国产化难题的故事。
从依赖进口到实现国产化
我国酒类包装和饮料类包装对瓶盖垫片的需求日益增大,而酒类包装使用的瓶盖垫片占瓶盖垫片使用总量的70%以上。垫片非常不起眼,但由于与食品直接接触,所以对材料的要求极为严苛——既要又软又薄,又能有效阻断氧气,还要保证无毒无害。
此前,我国用于制造高端食品瓶盖垫片的高分子材料长期依赖进口。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中心包装研究室主任曲新说,之前国产粒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熔融指数、硬度、通气量跟进口的都有差距,不敢使用国产料。
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齐寿回忆道,青啤的技术人员把难题提出来,能不能开发一款粒料来替代进口粒料?
于是,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和青岛啤酒技术中心共同建立了“食品啤酒包装材料与装备创新工程中心”,经过3年科研攻关,攻克了瓶盖密封垫粒料依赖进口难题,实现材料与生产装备技术国产化,材料价格远低于进口材料。
“过去基本上依赖于进口,现在已经实现了进口替代、材料与生产装备技术国产化,材料价格远低于进口材料,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曲新说,这得益于青岛市科技局组织企业开展的“揭榜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