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诚信兴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内容

以啤酒市场为例,论打破地方保护促进公平竞争

时间:2022-7-21 2:12:40

【中国国际啤酒网】啤酒是关系国计民生与提升民众幸福快乐指数的快消品,我国又是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国内啤酒市场大而不强,亟待由大向强、加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今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意见》强调“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啤酒是关系国计民生与提升民众幸福快乐指数的快消品,我国又是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国内啤酒市场大而不强,亟待由大向强、加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为何要打破地方保护

和市场分割?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近40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2/3的企业认为地方保护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影响。当前地方壁垒的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是保护范围不断扩大。

过去,我国一些省份的地方保护主要表现在啤酒等消费品上,保护范围也主要在县市区域。而慢慢地发展到从消费品领域扩展到几乎所有产品领域,进而蔓延到投资领域,保护范围则从县市一级扩大到地市级甚至省级。现在,不少地方通过立法或制定规范性文件、标准等方式,设置行政和技术壁垒,为地方保护行为提供依据,使其行为合法化。比如一些地方为了短期的局部利益,制定各种土政策,限制、排挤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如酒类产品,一些地区对本地以外的酒实施封锁;有的地区对销售外地酒实行歧视性做法,以发展地方经济等种种理由设置障碍,美其名曰家乡人要喝家乡酒,对外地啤酒进入当地市场设置障碍,好让本土啤酒在本地销售。有媒体报道,某县专门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规定,凡本县干部职工不管公宴私宴一律喝家乡酒,不得饮用外地酒;走亲访友必须购买本县酒厂的酒,并且每个干部职工,不分男女,每月发二斤家乡酒,费用个人承担。还有个县专门规定,外地啤酒必须经当地技术监督抽检,贴上安全、防伪标识,缴纳相应的检测费后,才能进入本县市场销售。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信誉,制约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妨碍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

二是保护手段更加隐蔽。

当前区域壁垒和地方保护也逐步从保护本地资源和商品转向保护本地要素和服务,从保护本地企业转向保护本地市场,手段和形式也更为隐蔽多样。主要表现为:市场准入歧视依然存在,对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市场主体,一些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准入、采购招标等领域,在提供土地、资金等要素时,仍然存在或明或暗的歧视和附加条件;监管规则不统一不透明,在资质、纳税、准入、环保、质检、卫生、消防等方面,不同地区的监管标准、执法依据和执法尺度存在差异,企业在跨区域经营时难以形成稳定预期;一些地方面向特定企业及投资者出台财税、土地、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非市场和经济因素加剧了地区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对企业进行市场决策形成干扰,造成扭曲;通过地方法规和标准保护本地市场和企业的做法依然存在,形成商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壁垒,干扰市场主体的跨区域经营。

针对这些问题,《意见》对于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清除地方壁垒与区域壁垒及市场地方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垄断经营行为、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是促进产业与市场充分开放、加快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由大向强的前提。我国是啤酒生产与消费大国,2021年产量达3562.4万千升,有着14多亿人口的超大消费市场,是全球名副其实的啤酒大市场;啤酒产业也是国内酒类中最早开放的产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啤酒市场规模超大,青岛啤酒等品牌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漂洋过海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啤酒企业引进外资、设备等力度逐渐加大,啤酒行业与市场对外开放度加大。

但我国啤酒市场大而不强,啤酒产业与市场开放的还不够充分,对外开放、由大向强的空间依然很大。实现啤酒产业与市场的充分开放、由大向强,必然要求全国大市场的统一,而全国统一大市场应该是具有统一市场制度规则的充分开放的市场。这就需突破传统上按部门、按行业、按地区分工的格局,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清除地方壁垒与区域壁垒,推动商品和要素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流动,在全国范围形成统一市场体系,同时,在国内市场充分开放的基础上,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对接。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交织在一起,对于我国啤酒业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国际上,逆全球化趋势反复以及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博弈等各类因素的综合作用,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循环不畅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构建新格局要求我国啤酒业必须加快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要求啤酒产业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

而伴随着国内市场的规模跃升、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市场体系中长期存在的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顺畅、个别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严重等突出问题已经成为市场体系进一步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的阻碍和痛点。因此要迎接这一新的挑战,必须通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才能推动啤酒业的充分开放,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但实现这些的关键是必须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因为地方保护不利于确定本地的比较优势,无法确立发展的主攻方向。地方保护人为地将酒类市场规模划小,酒类企业发展空间变得狭窄,规模经济将难以实现,酒类企业难以国际化参与国际竞争。区域壁垒、地区封锁使酒类企业在本地政府保护下生存,严重削弱其市场竞争力,阻碍其对外开放,在国内市场完全开放、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情况下,最终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再说,地方保护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背道而驰。WTO的重要原则之一是非歧视性原则,地区封锁是与这一原则直接相悖的,长期不解决将会引发争端。如我国啤酒(当然还有葡萄酒和黄酒)在出口中曾经遇到过这些问题。

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是促进公平竞争、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与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由大向强的基本条件。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应该是建设具有统一市场制度规则的公平竞争的市场。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是激活市场主体创新和活力的根本动力,但市场竞争必须公平公正。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其实就是垄断、歧视、不正当竞争。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市场不统一,市场准入制度不统一,全国没有统一的酒法,各地都有自己的酒类管理机构和管理条例。在酒类市场的准入与规范酒类市场秩序上,由于区域壁垒、地方保护的作祟,各省市政策各不相同,甚至互相冲突,人为地造成酒类产品跨省跨区销售困难。

目前,我国各类酒类企业(含经销流通企业)有5万多家,随着酒类品牌的增多,酒类产品流通全国化已是大势所趋。尽管我们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现象仍然存在,主要是一些地方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仍有市场,地方主义时有抬头,一些地区人为垄断市场,进行市场分割,亲近本土而歧视外来,有的亲我排他、地方主义熏心,以支持利税大户、保护当地啤酒企业、啤酒品牌为名,以保护税源等所谓的地方利益为借口干预市场,为外来酒品在本地销售设置障碍,有的地方纵容不当市场竞争,有的本土啤酒企业和品牌背靠地方保护主义大树,肆无忌惮,串通不法分子对外地品牌进行造谣、中伤、诋毁,甚至围攻、砸店、对外来品牌促销人员大打出手,而当地在处理此类事件中却往往偏袒本土企业,其处理是轻描淡写,结果是不了了之。这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妨碍了公平竞争,也阻挠了酒类产品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其实,害人如害己,在地方保护主义与区域壁垒及地区封锁政策的限制下,有些地方啤酒企业躺在地方保护的温床中难以自拔,缺乏创新与竞争精神,得过且过,很难形成全国性的酒品牌,严重影响当地企业的活力及地方经济的发展。要知道,市场是动态的,通过纯市场的行为将一部分不合格的企业淘汰出局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而要用政府手段去直接干预市场行为,就会使整个酒行业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局面。从短时间看,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地区封锁或许能给被保护企业带来一些短期利益,但从长远看,却损害了被保护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损害了被保护企业的长远利益,使被保护企业失去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最终丧失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给外地企业、品牌和商品进入使绊子、搞小动作,必然使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缩小、花色品种单调、价格质量不具有可比性,从而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按照市场机制运行,而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地区封锁使得市场信号失真,扭曲了运行机制。地方政府对当地酒类市场的保护,对外地酒类商品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甚至封锁人为地造成了酒类市场分割,扭曲了价格,导致全国酒类市场失衡,对宏观经济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与酒产业健康发展,影响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建设及酒类市场的由大向强。

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是我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应该是建设具有统一市场制度规则的高效规范的市场。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其建设的应有之意。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我国有酒企数万家,分布在全国不同地区。由于各地市场的不统一与市场体系的标准不一、不高,影响了酒类商品和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带来了经济循环不畅通,影响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由于近年来各地酒市场不统一、市场体系不完善导致酒类流通混乱问题现象比较突出。2021年5月17日,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举报”,反映位于平度市某仓库内经营的“青麒牌特制啤酒”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的“500ml易拉罐青岛啤酒(经典)”的包装、装潢在色彩、文字、图案及各要素的组合上极为近似,侵权恶意明显,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要求予以严厉查处。上述被披露的“青麒牌特制啤酒”也只是其中之一,不光是啤酒还有白酒、葡萄酒等。如最为受人关注的“五粮液与九粮液”之争;市面上,标榜为“拉菲”、“奔富”的名庄酒可能产自无名小庄;一些标注“原瓶进口”的葡萄酒实际上却是国内生产;“扫一扫”动辄几千元的洋葡萄酒,实际售价仅几十元的情况比较普遍。等等诸如此类假冒名酒洋酒,让人扼腕兴叹。酒类流通领域傍名酒、做假酒、假冒现象时有发生,固然与市场体系不完善有关,但这与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年来,由于地方保护、市场分割与市场体系不一,导致我国啤酒企业贿赂营销严重,圈店费、圈粉费、入场费、开瓶费、买断费、折回扣等一年比一年高。近年来,我国一些知名啤酒企业就遭遇了商业贿赂案件,有家著名啤酒企业涉嫌亿元商业贿赂,被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查处。究其原因,这与地方保护、区域壁垒、地区封锁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决定了外来企业在当地的生死权。对进入本地市场的企业和产品,除了额外增加进门费用外,各种壁垒的设置对于外地酒品牌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地方保护、区域壁垒、地区封锁助长了社会腐败、滋生了新的社会分配不公、践踏了法制的尊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引导生产和消费,起桥梁纽带作用,并对稳定经济全局和优化资源配置作用越来越大。

打破地方保护

和市场分割须采取的对策

地方保护、区域壁垒、市场分割、地区封锁已成为制约全国统一市场形成最主要的障碍。从当前我国酒业与市场运行的实际来看,地方保护、区域壁垒、市场分割、地区封锁严重制约酒业经济循环,形成了市场运行中的关键堵点,阻碍了酒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限制了酒业公平竞争,保护了地区落后产能,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大量浪费,带来了各种腐败与不正之风。打破地方保护、区域壁垒、市场分割、地区封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充分释放国内市场潜力的务实之举措。我们必须把打破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地区封锁、市场垄断的工作放在突出地位来抓。但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与加强法制并举,实行标本兼治。为此应:

•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彻底清理头脑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摘除各种形式的地区壁垒的护身符,彻底地清理过去颁布的与《意见》向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文件;

•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努力建设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

•要利用市场机制来打破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地区封锁,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快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监管,努力创造充分开放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要在完善制度和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上下功夫,抓住关键环节,规范操作程序,形成系统的监督制约网络,力求做到监督到位。

酒厂是地方财政收入纳税大户,事关当地的财政收入,过去就有“当县长,办酒厂”的说法,是当地政府的钱袋子,所以地方政府特别看重庇护地方酒厂,但随着酒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地方酒厂抵御不住外来企业品牌对当地市场的蚕食,在竞争强大压力下不得不寻求地方政府的保护,于是就有了“保酒厂,找县长”的说法。大量事实表明,市场竞争是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的导火索。其根本是少数地方政府不敢让地方企业直面越来激烈的市场,不是积极培育自己本土企业的竞争力,而是采取了极端的“把关政策”,建立市场壁垒,企图用地方保护、地方壁垒、地方封锁方法遏制竞争,保护地方局部利益。可以说,少数地方政府部门直接间接制造着形形色色的“地方大战”。因此,建设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法治政府是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与地方封锁的关键。法治政府必须是法制统一的政府。过去,由于没有对部门和地方的规制权加以限制,一些部门和地方滥设许可事项,通过设定许可为部门争权,为地方谋利,通过设定许可搞部门分割、地方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颁布后,对政府规制范围的限制,建设“有限政府”。对部门和地方许可设定权力的限制,有利于建设法制统一政府。因此,要打破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地方封锁,必须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努力建设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法治政府。

各级行政机关要按照《意见》精神与《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开展检查、整改活动,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检查对《意见》重大意义认识与贯彻落实及《行政许可法》的执行情况,要检查本地酒类市场管理方法和手段,不得以任何名义限制或歧视合格的进口酒和非本地生产的国产酒进入本地市场,不得对本地产酒实行地方保护。检查行政管理方式变革的认识与制度落实,防止对《行政许可法》削弱权力、触动利益、加重责任的抱怨、畏难甚至抵触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可行的整改措施。市场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的优势,对容忍、漠视、包庇制假售假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进行公开揭露和曝光,并坚决制止行政性垄断,清除分割和封锁市场的行政性壁垒。要按照公平竞争的要求配套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依法行政。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我行我素、继续进行地方封锁,不按规定程序办事、违反法律和政策的公务人员,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其实,不管是封锁,还是不封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都在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它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作用的支点是公平竞争,而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作用的支点是向本地企业的政策倾斜和行政手段,它不利于公平竞争,因而在打破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地区封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笔者认为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中,必须发挥政府作用,要做有为政府;更要做有效市场,坚持市场取向,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打破地区封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作为中央政府要在全国范围建设一个统一的、具有一致性标准的市场,就不能有各种封闭小市场、自我小循环,不能有地区差别和市场歧视,要使各类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各行各业间顺畅流动。要在同一部门或同一行业建立一致性标准,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使市场主体在统一的标准下、稳定的预期中生产运营。可以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要从制度上杜绝地方各自为政、市场分割、设置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等情况。

对容忍、漠视、包庇制假售假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要公开揭露和曝光,对惩治假冒伪劣违法活动工作不力的执法人员,要追究行政责任。要充分发挥新闻监督的作用。我国新闻媒体众多,新闻监督的力量和影响很大,这是我国的优势。要发挥各级新闻记者的无冕之王作用。通过他们对地方封锁的新闻报道、转播、调查、评论等,使国家的各级官员的地方封锁的行经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从而起到威慑教育的作用。

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平台经济在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作者:中国酒业杂志 来源:搜狐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国际啤酒网(www.beerw.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28 中国国际啤酒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7018202号

    投稿邮箱:beerxh@sina.com 投诉邮箱:beerxh@126.com 业务邮箱:beerxh@163.com

    QQ:296090069在线交流  QQ:1102858064在线交流

    鲁ICP备07018202号
  • 执行时间:375.977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