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蕾 一杯啤酒里的“讲究”人生 | 2024青年力量
【中国国际啤酒网】成为一名真正的啤酒品酒师需要什么条件?朱蕾用二十余年的坚持,进阶成为国家啤酒终身荣誉评委。日复一日以舌尖探索味觉世界,在看似浪漫的职业背后,处处需要“明察秋毫”的理性:“我们用嗅觉、味觉来思考和判断,更要做到公正客观。”
夜色降临,青岛登州路的“啤酒街”已是霓虹幻彩,人声鼎沸。
这条啤酒街长约900米,坐落着数十家海鲜大排档、啤酒屋,因是青岛啤酒的发轫之地,加上独特的市井烟火,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街上的一家大排档里,土生土长的青岛“大嫚儿”朱蕾正与一群好友吃着海鲜、喝着啤酒。在朋友的鼓动下,她再次上演了聚会时的“保留节目”——任取桌上一杯啤酒浅尝,啤酒的种类及生产日期立刻能脱口而出。
对于身为国家啤酒终身荣誉评委和国家级啤酒评酒委员、目前在青岛啤酒担任质量管理总部部长助理的朱蕾而言,这样的“盲品”挑战只是小菜一碟。甚至,她还饶有兴致地介绍起了品酒领域中的“五杯法”:五杯一样的啤酒,往其中两杯添加微量的风味物质,要找出是哪两杯,“这更考验一个人的味觉极限。”
青岛啤酒质量管理总部部长助理朱蕾
谈起啤酒,朱蕾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这不仅是她的兴趣所在,更是她所热爱的事业。今年5月4日,央视的《闪光的青春——2024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播出了青岛啤酒品酒师代表朱蕾的故事,讲述品酒师团队“不将就”的奋斗经历。“择一业,爱一行,讲究而不将就”,这是她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小结。在这背后,她付出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01不爱香水爱酒香
2005年,即登州路“啤酒街”开街的这一年,已在青岛啤酒二厂包装部工作三年多的朱蕾,因偶然机会参加了厂里的品酒师培训,一扇全新的职业大门由此打开。
青岛啤酒注重内部优秀人才的选拔,每年工厂会举行至少四次的啤酒品评培训,目的是选拔出对风味物质敏感的员工。“朱蕾在初选时就展现出过人的天分,对啤酒风味物质的识别能力远超一般人。”朱蕾的师傅王海霞回忆。
2007年,朱蕾正式走上品酒师的岗位,参与青岛啤酒的日常品评工作。
啤酒中蕴含着上千种微妙的风味物质,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啤酒的口感和层次,有些甚至连现代仪器都难以检测出来,身为品酒师要凭借敏锐的嗅觉、精湛的味觉,为啤酒生产把好质量关。
天赋只是起点,重要的是后天的不懈训练。进入新岗位后,朱蕾每天至少要品十几个样品,身上的酒味不知不觉大了起来。“一次厂里组织集中品酒,品了八十多个样品,下班后坐公交车,车上的人都能闻到我身上的酒味。”朱蕾说。
苦练之下,朱蕾渐渐摸索出一套记忆风味物质的办法。“刚开始,要记住各种风味是很困难的。我会向师傅请教,在本子上认真记录,利用休息时间不断反复练习。”记忆啤酒风味物质时,她会将它们与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食物联系起来,“比如乙醛联想成割青草的味道,二甲基硫类联想成玉米煮过后的味道,等等。”
经过三年的专业培训和实践,年仅26岁的朱蕾参加了2010年“国家级啤酒评酒委员”选拔考试,经过33轮的比拼,最终成为国家级啤酒品酒师,也是当时全国获得该称号的55个人中最年轻的女性。
而这只是开始。按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的规定,“国家级啤酒评酒委员”考评选拔每五年举办一届,连续三届通过才有资格获评为“国家级啤酒评酒终身荣誉委员”。2020年,朱蕾如愿摘得“终身荣誉委员”称号,此时距离她初为评酒师已过去整整13年。
在朱蕾看来,要成为真正的品酒师,就意味着选择讲究的生活态度,主动拒绝诱惑,“为了保护嗅觉、味蕾,钟爱的香水我也不能碰,我也戒掉了最爱的川菜。因为香水、刺激性的味道都有可能影响品评,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02在味觉世界里“不将就”
一杯好啤酒的出品,需要从源头上把控质量,而品酒师正是生产线上的重要把关人。
朱蕾和同事每天的工作就是品评啤酒生产线上七十多道环节中的物品。除了“观、闻、品”啤酒,他们还要品评酿造用水、大麦、发酵液和硅藻土等酿酒原料,甚至连瓶盖内垫、易拉罐及刷瓶水等影响啤酒风味的物品也不能放过。
在味觉世界里,这份责任让她选择了不将就的态度。曾有朋友质疑,啤酒品酒师的工作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但朱蕾对此态度明确,“啤酒中的某种成分略多或者略少一点,普通人可能体验不出来,但作为品酒师必须明察秋毫。”
在她看来,品酒师是一份理性的职业,品评时不能添加个人的主观情绪,“我们用嗅觉、味觉来思考和判断,更要做到公正客观。”
这些年,精酿啤酒的浪潮迅速崛起,年轻消费者对多元化、新奇的风味有了更多需求。青岛啤酒也紧跟年轻消费市场的趋势,不断创新产品系列和场景体验。然而,这也给品酒师们带来新的挑战,需要品评的风味物质从最初的23种增加到百来种,日常感官训练的内容也要覆盖到更广泛的风味谱系。
每当青岛啤酒调整、改进生产工艺或推出新产品时,朱蕾及其团队伙伴都会参与其中,携手研发及生产部门,以细致的标准集体品评、评判等级,并提出改进意见,为的正是捕捉更契合年轻消费者的口味。”
对拥有121年历史的青岛啤酒而言,这种对品质的追求早已融入生产的全链条中,每一瓶啤酒从酿造到出厂,都需要经过一千八百多个质量检测点,更在众多细节之处体现不将就的标准:
一支酒瓶要洗 30 分钟才算合格;输酒管道用水洗净后还要再用1吨多的啤酒冲掉残留的水分;酿造用水要经过7级处理和五十多项指标的严格检验,每隔两小时,就会有专业的品水师对酿造水进行取样品尝,实时监控;酒瓶盖和刷瓶水都会有品酒师把关;生产所用的压缩空气都要进行细菌检测……
在这家将“做好人酿好酒”作为百年世训的企业内部,朱蕾的故事只是众多“讲究不将就”的青春中的一个缩影。这里还汇聚了为寻找顶级酿酒原料而遨游世界、年复一年跨越数万公里的采购部工程师;在微观世界里追逐“星辰大海”、每天与上万个酵母精灵对话的微生物观察师;还有常年穿梭于城市和乡间小路、为送达一份醇香而风雨无阻不懈努力的配送员……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坚持酿造的匠心,将不将就融入日常的点滴之中。
朱蕾说,选择品酒师这一职业,就是选择踏上一条通往未知的味觉探索之旅。唯有保持敬畏之心,以“讲究不将就”的态度作指引,才能在漫无边界的味觉地图中不断刻下新坐标。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只为酿酒守初心。”青岛啤酒对品质的坚守,在跨越百年后,与当代青年实现了同频共振。正如今天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不再满足于“内卷”“躺平”这类非此即彼的选项,而是选择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迷惘和困惑。他们对真正热爱的事业和生活从不将就,用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