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诚信兴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雪花啤酒 >> 内容

华润系上演人事“华容道” “啤+白”战略站上十字路口

时间:2025-7-8 17:10:02

【中国国际啤酒网】一面是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辞任,另一面是金种子酒总经理何秀侠离职,同一时期华润系两家酒企高管纷纷辞职,推动着华润系“白+啤”战略版图站上选择的十字路口。7月8日,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获悉,截至目前金种子酒业法人、总经理一职仍为何秀侠。据了解,何秀侠于7月2日因工作调整辞去相关职务。不仅是金种子酒业,作为其“东家”的华润啤酒也在同一时期进行了人事调整。据了解,6月底,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因个人原因辞任。

尽管高层人事相继变动,但无论是金种子酒尚未扭亏的业绩,还是华润啤酒下滑的啤酒销量,都印证着两家酒企所面临的挑战从未消失。如今,伴随着人事变动频频,华润系将在“啤+白”战略关键转折点的十字路口处如何抉择?

金种子酒三年未扭亏

伴随着6月结束,酒企也逐渐开启“旺季倒计时”。而在众多企业陆续为开启旺季部署相关营销策略时,金种子酒却用一纸人事调整公告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埋下悬念。7月2日,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总经理何秀侠的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何秀侠请求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及总经理职务。

针对此次人事调整,金种子酒相关部门向记者表示,何秀侠的辞职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的正常运行,亦不会对公司的日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金种子酒将继续聚焦白酒主业,深化市场改革和营销创新。

对于此次何秀侠离职,酒水行业研究者、千里智库创始人欧阳千里指出,近年来金种子酒业绩不佳,自然会使得小股东们产生微词,需要大股东作出回应,而主要负责人离岗往往会缓和矛盾。

作为华润酒业“1+N”战略中“N”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种子酒近年来深陷业绩持续下滑的泥潭,形成了业绩恶化与高管变动相互强化的恶性循环。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金种子酒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下降29.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892.77万元,同比下降320.62%。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武汉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竹青指出,此次人事调整是投资人和股东谋求改变的意志体现,当前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和分化期,经销商库存处于临界点,市场竞争激烈,金种子酒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有效方法实现业绩翻身。

自华润系接管至今的三年时间里,金种子酒业绩并未出现起色,其业绩轨迹还呈现出下行曲线。2022年2月,华润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受让阜阳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49%的金种子集团股权,成为金种子集团的第二大股东。7月,华润系高管空降上任,接管了金种子酒具体运营。华润系接管后,金种子酒2022年、2023年分别亏损1.87亿元和2206.96万元。不仅如此,2024年金种子酒亏损面持续扩大达2.58亿元。

尽管业绩不佳看似是外来资本并购区域酒企后面临的整合难题,但实则却是产品战略、价格策略尚存偏差的必然结果之一。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金种子酒明确了“一体两翼”的品牌战略,分别定位大众带与高端。2024年金种子酒发布了两款馥合香新品,因处于费用投入期,销售费用大幅增长25.58%。不仅如此,当中高端产品尚未成熟之际,此前一度作为业绩支撑的低端酒因提价策略未获得预期销量,导致业绩下滑29.08%。

对此,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指出,华润入主金种子酒三年来的改造已初见成效,但转型仍处攻坚期。目前,金种子酒依然面临经营困境,有待新任总经理与管理层的改革创新。

啤酒销量承压

进行人事调整的不仅仅是金种子酒,作为其“老东家”,华润啤酒也面临着高层变动。据了解,6月底,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侯孝海因个人原因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且不再担任董事会辖下财务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以及购股权总务委员会各自之成员,自当日董事会会议结束时起生效。

事实上,侯孝海为“谢幕”早已发布“预告”。公开资料显示,今年5月7日和12日,侯孝海合计减持华润啤酒83.8万股,共计套现2611.85万港元,减持后他在华润啤酒剩余股份仅剩8万股。业内人士指出,两次减持套现可以视为侯孝海为辞职做准备。

肖竹青指出,不论是谁正式接棒华润啤酒“一把手”,继任者可能要面临多项挑战,其中既要有国际视野大格局,还需要懂中国三四线下沉市场特性,对国际市场环境和国内竞争环境敏锐的洞察能力是华润啤酒董事长的第一能力与挑战。

与华润系白酒板块所面临的承压局面相同的是,尽管侯孝海卸任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一职,但留给华润啤酒的挑战却并未因卸任而解决,其啤酒板块业务似乎也偶遇“寒流”。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华润啤酒实现营业额386.35亿元,同比下降0.76%;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7.39亿元,同比下降8.03%。其中啤酒业务销量约1087.4万千升,同比下降2.5%。事实上,销量下降早在2023年下半年便已显现。招商证券研报显示,2023年下半年,在高基数和库存影响下,华润啤酒销量同比下降4.6%至458万吨,同期,华润啤酒的吨成本同比增4.3%,使得毛利率降低1个百分点至31.9%。

销量与业绩下滑背后,不仅有高端化竞争持续的内在压力,同时也有国内外啤酒同行竞争加剧的外部因素。啤酒从业者指出,目前华润啤酒高端市场份额约11%—15%,相较于高端市场份额约14%—18%以及超40%份额的百威而言,仍占比较低。与此同时,百威英博、喜力等国际巨头加速布局中国高端市场,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

对此,啤酒行业专家方刚认为,华润啤酒未来继任者的主要任务在两方面,一是高端化突围战,即在百威、嘉士伯等国际品牌的高端市场合围下,如何进一步激活喜力(中国)的整合势能,通过品牌协同与产品矩阵升级打开增长空间;二是平衡啤酒主业的规模优势与白酒新业务的价值潜力,在渠道共享、供应链整合等维度实现战略协同。

十字路口的选择

如今伴随着人事变动频频,华润系“啤+白”战略关键转折点也面临着十字路口的抉择。

2020年底,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华润酒业,标志着华润啤酒正式进军白酒板块。此后,2021年收购景芝白酒40%股权是华润系布局白酒的第一步;2022年初通过协议转让获得金种子酒大股东49%股份;2023年斥资123亿元收购贵州金沙窖酒酒业55.19%股权。

伴随着“啤+白”战略的发布,华润系这一模式备受期待。华润酒业副总经理范世凯解释这一战略时表示:“把啤酒领域好的做法嫁接过来,再针对白酒市场的需求重新设计。”但如今,纵观旗下企业表现逐渐显现出“啤酒下滑、白酒不振”的局面,使得双向赋能难以实现,反而形成了双线承压的困境。其中,以金沙酒业为例,在酱酒热退潮的背景下,金沙酒业2024年营收仅为21.49亿元,增速仅4%,远低于年初制定的40%业绩增长目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金沙酒业2021年营收曾高达36.41亿元,被收购后不升反降。

业内人士指出,模式本质缺陷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显现。啤酒与白酒在消费场景、渠道特点和品牌运营上存在根本差异,简单移植啤酒经验可能导致水土不服。此外,华润系收购的白酒资产多为区域品牌或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整合难度大。

当整合难度摆在面前时,未来华润系“啤+白”战略版图要如何续写?白酒行业从业者指出,未来华润系需要明确各白酒品牌的差异化定位,避免内部同质化竞争。金沙酒业可作为酱香型核心全国品牌重点培育;金种子酒则需回归区域大众市场,巩固安徽基地市场;景芝白酒可挖掘芝麻香型特色。此外,华润系需建立独立的专业白酒运营团队,不完全依赖啤酒业务人员。白酒的渠道管理、品牌建设和消费者培育需要专业积淀,不能简单套用啤酒快消模式。不仅如此,华润系还要控制投入节奏,避免过度营销消耗。值得注意的是,华润系仍需利用华润多元化产业优势,探索创新消费场景。如结合华润万家零售渠道、华润置地商业地产资源,打造白酒体验馆、文化馆等新型终端。



作者:刘一博 冯若男 来源:北京商报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国际啤酒网(www.beerw.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28 中国国际啤酒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7018202号

    投稿邮箱:beerxh@sina.com 投诉邮箱:beerxh@126.com 业务邮箱:beerxh@163.com

    QQ:296090069在线交流  QQ:1102858064在线交流

    鲁ICP备07018202号
  • 执行时间:465.82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