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啤酒玉林公司副总付强:打造行业标杆 为啤酒生产添“智”提“质”
【中国国际啤酒网】燕京啤酒(玉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强从一线操作工做起,成长为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他带领团队不断进行技术攻关,使得公司产品质量在燕京的28个工厂里排名第一。
燕京啤酒(玉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强正在生产线上检查啤酒质量。
记者前往燕京啤酒(玉林)有限公司采访副总经理付强时,看到生产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付强正在仔细查看标准化生产的每个环节以及啤酒产品的质量,时而和员工沟通,了解生产进度。
2005年,付强在燕京啤酒(玉林)有限公司建厂之初就来到玉林工作。经过18年的磨砺,他已从最初的一名一线操作工,逐步成长为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为公司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了力量。“在工作中,我们遇到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选择逃避。解决的问题多了,我们自身的能力自然也强了。”付强说。
付强在公司里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团队完成了公司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设备自动化提升工作,积极推进卓越管理体系,努力为公司培养优秀人才。同时,作为玉林市政协委员,在“科教振兴 委员行动”中,他倾心履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燕京啤酒(玉林)提质增效,使燕京啤酒(玉林)有限公司的产品质量在燕京的28个工厂里排名第一,树立了啤酒行业标杆。
致力技术攻关 提效率降成本
付强学习的是啤酒酿造专业,有着扎实的啤酒酿造理论基础,加上多年的技术沉淀,已成长为攻克啤酒质量难关的急先锋。
在多年的工作中,付强印象较深刻的是对于啤酒“上头”风味的攻关。“啤酒的乙醇、异戊醇、高级醇、醇酯比有着相应的风味指标,如果这些指标控制不好喝啤酒就会‘上头’,特别是高级醇含量偏高。”付强告诉记者,从2014年开始,他成立了啤酒“上头”风味攻关团队,并带领团队先后从酵母性能、麦汁冲氧等方面进行攻关。但他们发现,玉林公司发酵液降温前悬浮酵母数只有1500万单位,远远低于百威2500万~4500万单位的水平,啤酒风味指标很难控制在标准范围。
“要提高啤酒风味优级率,必须提高发酵液酵母悬浮数,但过高的酵母悬浮数会造成封压后酵母泥偏少和滤前酵母数偏高,造成可分罐酵母泥偏少。”面对这个难题,他们针对Y酵母发酵液乙醇偏高问题,调整了糖化工艺,增加石膏添加量,降低发酵液pH;调整麦芽PYF指标,提高发酵液悬浮酵母数;调整麦汁进罐冲氧量,改变分酵母工艺等。通过两年的努力,该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此外,付强还完成了小度酒香气攻关、二氧化碳使用量攻关,并致力于精酿生产线的研发实验,通过研发生产百香果啤酒、荔枝啤酒、黑啤等特色啤酒,提高了风味口感。
多年来,付强还全权负责整个公司的设备技术改造,及时组织完成技改项目技术创新和论证、项目计划及实施,并对安全、效率、成本、质量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2018年以来,付强组织公司项目团队,建立了制氮机系统,增加过滤离心机系统,扩大了易拉罐产能,解决了发酵罐有窜碱隐患等技术难题。
坚持育人育己 当好领头羊
作为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如今付强负责管理其中8个部门,他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养人才和提高凝聚力上。记者获悉,该公司在2016年引进卓越管理体系,生产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由于标准太多,刚开始员工有抵触情绪,但随着管理体系逐渐内化以及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员工也就理解了。按照标准操作,我们保障了每一瓶酒的品质都是合格的。”付强说。
在工作中,付强一直坚持“育人育己”的管理理念,除了传递给下属爱岗敬业的价值观和责任心外,自己也没有停止对于一线技术的学习和探索,以身作则,勇攀技术高峰。
如今,燕京啤酒(玉林)有限公司每年纳税1.15亿元左右,2022年生产啤酒25万吨,今年预计达27万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除了低头走路,更要抬头看路,扎实推进精益生产模式,形成公司的‘持续改善’文化,让每一个技术上的改善、管理上的改善汇成我们前进的合力,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付强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