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诚信兴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友天地 >> 内容

漫话青岛啤酒容器变迁

时间:2024-5-6 10:33:55

要想真正了解青岛,就要先了解青岛的啤酒,因为它与青岛的历史几乎同龄,与青岛的历史息息相关,啤酒文化也早已融入到这个城市的发展脉络。

1897年德国人占领了青岛,第二年强迫清政府签署了《胶澳租借条约》,当时有许多的德国人及侨民就来到了青岛,德国人在生活中早已经离不开啤酒,而当时的青岛还没有啤酒厂生产啤酒,因此饮用啤酒就成了一大难题。商人们看中了这一商机,在1903年8月15日由英、德共同出资40万墨西哥鹰洋(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使用的新铸币)建了这家啤酒厂,当时的名字叫“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接管了酒厂,定名为“青岛啤酒厂”,使用“青岛”这一品牌沿用至今……这就是青岛啤酒的由来。

最早的啤酒是发酵酿制出来后直接装入橡木桶,人们通过桶上的出酒龙头将酒接到酒杯中饮用。用这种橡木桶运输、装卸、保存等都不太方便和实用,所以后期随着啤酒行业的发展,玻璃瓶装的啤酒因其实用性慢慢被人们所习惯,这种玻璃瓶装的啤酒就一直沿用至今。

“散啤”一词应该是青岛人独创的,从上世纪从70年代末开始流传起来。听我的羽毛球俱乐部里青啤集团的球友说,当年所谓的散啤其实就是刚酿制出锅后,酒罐里的“酒头”和“酒尾”。这些酒装入特殊的容器里然后灌到玻璃瓶中形成无标酒,价格非常便宜地处理给自己的职工当做福利,因为不多所以不太被人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看到散啤的市场越来越好,于是青啤就开始专门的生产散啤供应整个青岛市场。上世纪80年代初还没有个体户销售散啤,人们要喝散啤必须要到各种大小饭店里去的。

装散啤的容器分两大类,一类是各种大小饭店运输装盛散啤的容器,另一类是消费者购买散啤装盛的容器。先说第一类,当时瓶装青岛啤酒的价格才0.58元一瓶,即使这样人们也很难喝到,也买不起,每年只有国庆和春节的时候才凭票供应给每户5瓶,所以平时只能到饭店喝点散啤了。那时候饭店到酒厂去拉酒最早好像是用木桶的,这是第一代盛酒容器,到了第二代逐渐变成了像大炮弹和煤气罐一样的薄皮铝制酒桶,再后来就是第三代有专利申请的广华塑料制品的专业啤酒桶。到了第四代变成了不锈钢外圈,铝制内胆大小各异的啤酒桶。最初的时候,散啤也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的,买散啤必须要带凉菜。

再说说第二类消费者购买散啤装盛的容器。到饭店买散啤喝的时候,计量单位不是公升或者克,而是碗。最早是用粗瓷大白碗,每碗2角钱。后期又改用玻璃罐头瓶子,用了一段时间后因为洗刷不方便又改回来用粗瓷大白碗。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沿街的个体小商店都可以卖散啤了,人们就不用非要到饭店去喝带凉菜的散啤,在就近的小商店打点散啤带回家,自己炒俩小菜就可以开喝,于是各种民间自发的装酒容器扑面而来。先是用大茶缸,再是用行军水壶,后面是用小瓷盆,然后是暖瓶、燎壶、米达罗(青岛方言,指白铁皮做的小桶,源自俄语),再后来就是用老式扁平塑料桶,到了最后就是沿用至今的散啤专用塑料袋了。

如今,啤酒早已流进了千家万户,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饮品。啤酒容器的变迁也见证了从当年那个艰苦年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时代的烙印,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作者简介

赵金华,1963年生于青岛。城市规划科技工作者。


作者:赵金华 来源:中国国际啤酒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国际啤酒网(www.beerw.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28 中国国际啤酒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7018202号

    投稿邮箱:beerxh@sina.com 投诉邮箱:beerxh@126.com 业务邮箱:beerxh@163.com

    QQ:296090069在线交流  QQ:1102858064在线交流

    鲁ICP备07018202号
  • 执行时间:453.125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