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企业投资中国仍存哪些“痛点”“堵点”?
【中国国际啤酒网】中国商务部近期在丹麦、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多国举办“投资中国”圆桌会。参与圆桌讨论的各国商界人士仍看好中国的投资前景,纷纷表示不会与中国“脱钩”,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与此同时,他们也直言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一些欧洲企业“不敢”“不愿”来华投资,期待中方相关部门能出台措施,解决这些对华投资的“痛点”“堵点”,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哪些因素让欧洲企业“不敢”来华投资?
涉及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存在不确定性。德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协会主席、巴登符腾堡州前副州长瓦尔特•多林认为,德企在华投资,除了距离和语言的障碍,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明确和稳定的政策法律体系,而中国对外商投资的法律条文规定仍存在“模糊地带”。如《外商投资法》《公司法》对投资中国的一些规定仍不够具体,给地方政府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外商犹豫。
外商担心地缘政治因素。丹麦工业联合会首席执行官拉斯•索伦森认为,受俄乌冲突、中美博弈等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在丹麦等欧洲国家,与中国相关的投资项目都会被戴上有色眼镜去审视。这导致许多丹麦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在选择继续扩大在华投资时,都会“投鼠忌器”,影响了企业投资中国的积极性。
中国竞争对手实力强。在中国生活了 23 年,现在从事德企落地中国咨询业务的中链咨询公司总经理马蒂亚斯•穆勒认为,德企投资中国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中国的竞争。他表示:“随着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竞争对手已经迅速学习了德国企业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这使得许多德国企业对中国竞争对手“望而生畏”。
西方媒体对华“妖魔化”报道影响投资热情。德国联邦议院德中议会小组主席、前副议长、前内政部长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认为,不少德国民众受西方媒体对华不实报道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一些西方媒体直接抛出观点而非事实,引用的也不是一手资料,很多是刻板印象,导致欧美整体舆论很不利于企业家投资中国。
哪些因素让欧洲企业“不愿”来华投资?
制造业相关成本上升快。知名啤酒企业——丹麦嘉士伯公司公关经理安德斯•卡佩尔表示,嘉士伯在中国拥有超过6000名雇员,近年来人力、土地、原料等各方面成本均大幅上升,这使得嘉士伯不得不将一部分产能转移至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他建议,中国西部地区人力和土地成本相对较低,有着完善的基建设施,物流也很便捷,应该加大开放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西迁”。
“对接难”让欧洲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意大利中国商业发展论坛主席伊万•卡尔迪洛表示,很多意大利企业家不懂如何去投资中国,需要专业顾问去指导,但意大利很多中小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愿意投钱给咨询机构做指导。他说,成都市政府专门派人与意大利中小企业对接,帮助企业家解决难题,让意大利许多中小企业最终投资成都。
一些政策不利于外企投资和外国人生活。卡尔迪洛说,目前外国人在华一年只能兑换5万美元的人民币。外企在中国的银行贷款困难,企业法人如果是外国人基本贷不到款。无论多大规模的西方企业,一般都依赖贷款。中国人做生意是自己筹钱,这种观念差异也导致外企在华筹资遇到不便。此外,在华生活的外国人买房、入籍、孩子上学“都太难了”。
语言也是“老外”来华投资的一大障碍。成都倍朗科技公司董事长博熙峻说:“语言是外商来华投资的第一大障碍,与中国的政府机构、行政机关英语沟通都不是很顺畅,更别说意大利语。在中国投资,学习中文对企业家来说是必要的,但企业家很少有完整时间去学习语言。”
如何解决来华投资的“痛点”“堵点”?
继续扩大开放,提供便利签证政策。卡尔迪洛表示,中国继续扩大开放力度,有助于去除西方对华刻板印象。中意(交往)历史悠久,但仍有太多意大利人不懂中国。对此,中国对意大利开放免签政策是非常好的一步。弗里德里希也认为,对德免签政策让更多商界人士有意赴华寻找商机,希望将这一免签政策扩大到更多欧洲国家。
增进外国人对中国下沉市场的了解认知。卡尔迪洛认为,很多外国人认为去中国就是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但这些地方不是中国的全部。中国更多二三线城市更值得投资,而这些地方外国人并不了解。此外,中国不同城市的生活、文化不尽相同,未来这些下沉市场在吸引外资方面有更大的潜力可挖。
让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索伦森表示,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不少措施,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中国的政府采购领域对许多外商有着重要意义,希望中国各级政府能让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索伦森赞赏中国正在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化体系,并专门提到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一起涉及丹麦企业的不正确行政决定,被最高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法庭予以纠正的案例。他同时建议,中国各级部门还应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给外资更多信心,让外企敢于在中国申请专利、使用专利,敢于在中国加大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