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诚信兴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啤酒 >> 内容

重庆啤酒ESG光鲜背后的增长隐忧

时间:2025-7-3 17:22:39

“双A评级”能否撑起“A级”业绩?重啤ESG光鲜背后的增长隐忧

【中国国际啤酒网】2024年底在国际权威评级机构MSCI的ESG最新评价中,重庆啤酒从A级升至AA级,成为A股120多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中仅有的两个最高评级企业之一。

不过,与评级跃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年重庆啤酒归属净利润增速9年来首次转负。评级亮眼、业绩承压背后,企业持续降低的研发投入和超额股东分红,折射出企业在ESG实践与经营发展间的深层挑战。

一、评级跃升与治理缺失间的矛盾如何平衡?

1、研发投入与行业差距较大,创新战略面临危机

作为被嘉士伯并购后聚焦高端市场的啤酒企业,重庆啤酒在2024年ESG报告中将“产品质量与创新”列为最核心议题,但其实际行动却与表述脱节:

2024年,重庆啤酒的研发投入为2266.6万元,从2021年的1.63亿元持续锐减,累计降幅达86.0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1年的1.24%骤降至2024年的0.15%,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投入规模显著低于青啤,2024年青啤研发投入增至1.03亿元,占营收比例0.32%,是重庆啤酒的两倍以上。

另外,据公开信息,重庆啤酒2024年末,公司研发人员1058人,同比减少了426人。在其ESG披露内容中,也未看到与产品创新的相关说明,包括科研人员情况、研发成果情况等内容,公众也无法从中判断企业未来的创新能力。

这种“断粮式”的研发投入,可能导致重庆啤酒新兴赛道布局滞后,这对于主打高端市场、依赖产品差异化竞争的重庆啤酒而言,无疑是一大隐患。从产品创新视角看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将会对未来多一些忧虑。

2、超额分红争议,存股东权益风险

2024年,重庆啤酒净利润11.15亿元,同比下降16.61%,为近4年新低。在此背景下,重庆啤酒仍实施高额分红,分红总额占净利润比例达104.21%。高额分红可能是对外展示可观发展前景的重要表达,但也容易引发市场质疑。

首先,资金过度向股东倾斜,或将影响公司现金流,从而挤压公司生产扩张、技术升级等长期投入;其次,重庆啤酒的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嘉士伯啤酒厂通过旗下公司控制60%的股权,大股东在分红决策中具有话语权,可能倾向于高额分红以快速回收投资。

受公司2024年度中期现金分红影响,截至2024年度期末,重庆啤酒货币资金10.82亿元,较上期期末的27.13亿元,同比下滑60%以上。

此外,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上也存在缺失。在风险管理及控制、商业道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披露比较详细,但是董事会构成及薪酬管理机制等相关数据未进行披露,投资者互动方面的数据也未展示,仅披露了董事会的会议数据。

二、环保降碳成果初显

逐步向“六个零”目标迈进

重庆啤酒在碳减排领域交出亮眼成绩单:2024年每百升啤酒碳排放较2015年下降76.7%,正逐步向“六个零”目标迈进。在包装环节,公司设立“零包装浪费”目标,承诺2030年实现包装材料100%可回收、啤酒瓶/易拉罐回收率达90%等。2024年数据显示,其回收碎玻璃31,346吨、废纸箱20,365.41吨,其他废旧物料约53,987.5吨,初步展现包装降碳成效。

重庆啤酒也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量,目前已实现100%绿电使用,2024年共计使用绿电169,004.17MWh。2024年,天目湖酒厂荣获“江苏省绿色工厂”称号;启动绿色物流运输项目,首批投入13辆新能源电动车,2025年计划再新增12辆,构建绿色低碳运输体系。

但还是存在关键数据缺失。在范围三碳排放上,红星ESG研究院未见其进行相关数据披露。范围三涵盖了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等间接排放,对于全面评估企业环境影响至关重要。包装材料使用环节的碳排放作为其全价值链的第一大碳排放源,整体包装环节的碳排放情况也不明晰,缺乏对包装环节碳排放总量及强度的明确披露,仅凭回收量无法准确衡量降碳实际效果。

小结

重庆啤酒虽然其MSCI的ESG评级从A级升到AA级,但从其发布的ESG报告,企业财报以及发展情况看,其在环境、社会、治理维度的诸多关键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ESG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监管要求不断趋严的当下,重庆啤酒若要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持续前行,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更加完善数据披露体系,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大ESG方面的投入与执行力度。在竞争中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作者:红星ESG研究院 来源:网易
  • 上一篇:“山城啤酒”,到底属于谁?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国际啤酒网(www.beerw.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28 中国国际啤酒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7018202号

    投稿邮箱:beerxh@sina.com 投诉邮箱:beerxh@126.com 业务邮箱:beerxh@163.com

    QQ:296090069在线交流  QQ:1102858064在线交流

    鲁ICP备07018202号
  • 执行时间:792.969 ms